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让“青音”唱响理论宣讲大舞台
更新时间:2025-04-09 03:39 浏览量:15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青年理论宣讲团,始终坚持深耕基层理论宣讲,组织青年宣讲员深入基层一线,在高校、中学、小学开展“大中小贯通式”宣讲,形成了具有创新和示范意义的实践经验。学院青年理论宣讲团肩负起传播理论、引领思想、凝聚共识的使命,在宣讲实践中旗帜鲜明地传播先进理论,以青春视角诠释理论深度,用创新表达点燃信仰火种,获得各界广泛好评。
理论宣讲:青年与时代双向奔赴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优秀的博士生、硕士生成立青年宣讲团,坚持将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重要任务,紧紧围绕中央和辽宁省委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理论宣讲;积极发挥理论研究、宣传阵地的作用,用青年人的语言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宣讲内容。学院青年理论宣讲团坚持定期开展集体备课,集中讨论宣讲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发现,并将新热点、新话题融入宣讲活动。学院邀请教师、专家召开专题讲座,对党史内容进行集中系统化的教学,强化理论学习,组织宣讲团成员原汁原味学深悟透、学懂弄通。宣讲团将学到的理论精髓运用于宣讲,融会贯通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定、往实里去,深入领会其精髓要义和精神实质。在宣讲过程中,宣讲团注重将理论与青年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既立足国情,又深入省情,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深入讲述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实事例;以“小切口”讲透“大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故事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增强理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青年理论学生宣讲团努力让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宣讲做到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创新形式:让理论宣讲“活”起来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理论学生宣讲团在宣讲形式上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理论宣讲的固有模式,让理论宣讲“活”起来。宣讲团运用新媒体技术,制作微视频、动漫等宣讲产品,让理论宣讲更加生动形象。充分发挥线上宣讲平台数字化赋能作用,利用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打造全天候、多维度的理论传播生态链,形成网上网下一体,线上线下联动的良好氛围,通过双向互动的宣讲形式,使宣讲从“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宣讲团定期赴“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中国工业博物馆、鞍钢博物馆等地开展现场实景教学;深入革命圣地井冈山、延安等地,走访革命旧址,开展广泛调研,形成了一系列高质量网络党课。现场教学视频在腾讯视频、哔哩哔哩等平台同步推出,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有效扩大理论宣讲的辐射半径和长效影响力。
薪火相传:培育理论宣讲生力军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努力提升青年理论宣讲团的专业水平,并将其作为培养理论人才的摇篮,构建了“学研讲用”的一体化育人模式。学院青年理论学生宣讲团自成立以来,累计开展理论宣讲服务活动300余次,听众人数达5000余人,宣讲事迹被媒体宣传报道50余次。参加宣讲团的青年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实践锻炼,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和宣讲能力,并怀抱对理论宣讲工作的热情奔赴新的工作岗位,将宣讲经验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内生动力,持续壮大理论传播的新生力量。让青春与信仰在薪火相传中同频激荡。展望未来,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发挥青年理论学生宣讲团的示范引领作用,紧扣时代脉搏与青年需求,不断创新宣讲形式,扩大宣讲覆盖半径。青年理论学生宣讲团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素养,通过“青年化阐释、故事化表达、场景化传播”的创新实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青年、深入人心,让理论宣讲既有“言值”又有“黏性”,真正实现从“入耳”到“入心”的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更强劲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