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县二人转,根深在哪?蔓攀到哪?
更新时间:2025-09-18 19:11 浏览量:2
聊东北二人转,绕不开中国二人转之乡,梨树县。
聊梨树县二人转,必须聊到一个人,谁呢?
“东北十大转星”“中国当代艺术家”“二人转代表性传承人”董孝芳
今天,讲讲他的师父是谁?讲讲梨树县齐家蔓二人转的传承谱系。
董孝芳师承谱系图。
按照梨树县二人转师承年代推算,第一代二人转艺人,姓齐,名字与生卒年不详,他是齐家蔓二人转开山祖师。1780年前后,齐先生在靠山屯流动演唱对口,期间与刘恭相识,二人一见如故。刘恭20岁拜齐先生为师,成为齐家蔓第二代传人。
第三代传人是谁呢?刘恭的三子,刘天财,他10岁拜父为师。艺名“双菊花”,因他化装头上常戴两条假发辫,人们也叫他“双辫”,又称“刘三儿”。据齐家蔓后人回忆,刘天财嗓子洪亮,大秧歌扭得美。他根据秧歌舞姿自编十三句唱词,称《小两口串门》,其手抄本至今保留在梨树县剧团档案室。
第四代传人周兴,外号周短子,昌图县人,16岁时拜刘天财为师。咸丰二年(1852年),周兴同吴广金等人组合唱戏,红遍梨树城、怀德和郑家屯。
周兴晚年收耿君(耿扣子)和冯球子艺名两个徒弟。耿君和冯球子为第五代传人。
耿君收李财(李龅牙)等四名徒弟,为第六代传人。
1952年,12岁的董孝芳拜李财(艺名李龅牙)学艺。成为齐家蔓第七代传人。
董孝芳“造诣深,技艺全”。对唱腔、绝活都有独特的感悟,独到的创造。“唱、说、扮、舞、绝”功夫到家,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派别,真可谓“出乎其类,拔乎其粹”。特别是扔手绢绝活被誉为“凤还巢”。
《南郭学艺》不仅演遍东北三省,并在1984年12月,首次进人民大会堂,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演出中不仅熟练地运用了优美的唱腔,还创造性的运用了手绢、双扇等绝活,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赞赏。
1983年董孝芳在辽阳、铁岭、鞍山等地演出演唱《大观灯》时,场场爆满,赵本山、潘长江等都赶来向他学习。赵本山、潘长江学会后翻唱,闻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