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刘老根大舞台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药食同源种植,下一个“黄金产业”如何挖宝?这些小品种有奔头!

更新时间:2025-09-14 21:14  浏览量:2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提升,药食同源药材市场需求旺盛。2024年线上药食同源市场销售额达567.8亿元,销量7.2亿件。这类药材兼具食品与药品双重属性,风险相对较低,市场前景广阔,正是种植户调整结构、增收致富的潜力选择。

热门药食同源品种分析

对于种植户而言,选择适合的品种至关重要。当前市场上一些药食同源品种表现突出:

1. 天冬:2025年中国天冬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约15%。天冬在四川等地有作为食品原料的悠久历史,常用方法包括蒸食、煲汤、酿酒、茶饮、煮粥、制作蜜饯等。作为新纳入食药物质目录的品种,天冬产业发展正迎来政策红利期。

2. 黄精:2024年黄精销售额增速超过40%,成为增长最快的药食同源品种之一。多地政府大力支持黄精产业发展,如彭水自治县对种植20-100亩黄精的农户每亩补贴1000元。

3. 黄芪:2024年黄芪销售额增长75.2%,达到17.1亿元,表现极为抢眼。甘肃等地已将黄芪列为重点发展品种,标准化种植技术成熟。

4. 灵芝:全国灵芝种植面积已超80万亩,年产值突破200亿元。随着国家标准《灵芝栽培及采收技术规程》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实施,产业正从“经验种植”向“科学标准”转型。

成功发展模式与案例

药食同源药材种植要获得良好收益,需要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1. 林下经济模式:福建福鼎市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种植,全市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6.9万亩,涵盖黄精、石斛、金线莲等10多个品类,总产值达5.35亿元,参与农户7200户。这种模式既不占用耕地,又能提高林地综合效益。

2.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四川宣汉县龙森中药业采用这种模式,在宣汉县及周边区县发展中药材种植8万余亩,年产中药饮片6000吨,吸纳300余人就业,辐射带动8000余户农户增收。

3. 科技驱动模式:甘肃通过“政策统筹+科技驱动+三产融合”模式,2025年上半年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达393.22亿元,同比增长18.44%。他们推广“三分田”良种工程,实现优良品种供应率超70%。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遇

药食同源产业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已将地黄、麦冬、天冬、化橘红等4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多地政府出台补贴政策支持药食同源产业发展。除前文提到的彭水自治县对黄精、紫苏的补贴政策外,甘肃等地也通过项目资金、技术支持等方式扶持中药材种植。

药食同源产品形态不断创新,从传统饮片扩展到即食滋补品、跨界融合产品(如黄芪咖啡、沙棘羊排)以及高端礼盒市场。2024年礼盒装销售额增速达22.3%,远超整体市场7.6%的增速。

对种植户的建议

对于准备发展药食同源药材种植的农户,建议如下:

1. 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土壤的品种:不要盲目跟风,要结合本地自然条件选择适宜品种。如南方山区可考虑黄精、石斛,北方地区可考虑黄芪、枸杞等。

2. 重视标准化种植:药材品质是价格的决定性因素。甘肃经验表明,标准化种植不仅能提高品质,还能通过GAP认证提升产品附加值。

3. 延长产业链条: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初级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四川宣汉县的企业开发了“天麻面条”、“党参面条”等新产品,成功拓展了药食同源大健康市场。

4. 把握政策机遇:密切关注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积极申报项目资金支持,降低投入成本。

5. 多渠道销售:除了传统药材市场,可考虑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型渠道,直接对接消费者。2024年线上药食同源市场销售额已达567.8亿元,成为不可忽视的销售渠道。

药食同源药材种植正处于政策利好与市场增长的双重机遇期。选择适合的品种、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把握市场趋势,种植户完全能够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实现增收致富,让青山真正变成“绿色银行”。

场馆介绍
春晚新秀小沈阳无疑是现在最火的人,他那地道的东北音又引起了一阵疯狂的“东北热”。小沈阳说是刘老根大舞台培养了他,没有在那的基础就没有他的今天,看来刘老根大舞台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相信那又会像小沈阳一样...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前门东路小江胡同34号
乘坐729路在大栅栏下车;在北京西站乘坐67路前门西下车,然后换乘120路大栅栏下车即可;
刘老根大舞台北京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