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东辽之美——东辽二人转 宁舍一顿饭 不舍二人转
更新时间:2025-07-15 22:43 浏览量:1
二人转根植于东北这块丰腴的土地上已有三百多年。在东辽县,二人转最初的演出形式是“撂地摊”,一代代二人转民间艺人利用农闲时节活跃在田间地头、村街集市,这种简单古老的演出形式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得到巨大改变。
1982年,东辽二人转第十七代传承人刘思谭在东辽县渭津镇成立了“东辽县渭津农民小剧团”。他和他的学生们凭借扎实的唱功和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曲目走上了专业舞台。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剧团培养出的土生土长新生代学员,先后50多次捧得吉林省二人转会演奖。其中,骨干学员闫学晶后来成为享誉全国的著名影视演员;另一年轻演员付连英被授予“吉林省优秀二人转表演艺术家”的称号。东辽县渭津农民小剧团因此逐渐名扬全国,央视及多家省、市电视台为其录制专题节目。2007年,东辽二人转被列为了辽源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辽县于2004年、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二人转)之乡”;2009年,东辽二人转被列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东辽二人转记录了东辽河源头流域灿烂的民俗文化发展脉络,其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是研究东辽河源头流域各民族文化艺术在渗透、交融、互补、创新中演变,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