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刘老根大舞台总裁赵
更新时间:2025-09-08 07:57 浏览量:1
赵大牛把“东北超”推上热搜,是想让东北三省的GDP涨,还是想让自己钱包涨?
赵大牛在“苏超”爆火后立刻启动“东北超”,时间点卡得比高铁还准。
江苏的“苏超”刚把地方文旅数据拉出一条漂亮曲线,赵大牛就宣布“东北超”上线,明摆着告诉市场:东北也能复制流量神话。
他挑在东北三省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的节点出手,不是巧合,是计算。
需要一张文化名片冲喜,赵大牛需要一张长期饭票,双方一拍即合。
明星网红齐上阵,名单里既有片酬八位数的老戏骨,也有直播带货一晚卖空仓库的头部主播。
赵大牛没花冤枉钱,他给明星的出场费远低于市场价,条件只有一个:必须带自己的流量账号同步直播。
明星拿到曝光,赵大牛省下预算,平台拿到数据,三方各取所需。
篮球明星和女足队员的加入更绝,体育圈自带正能量滤镜,直接对冲了“东北经济不行”的负面标签。
观众看到运动员在台上蹦跶,潜意识里会把“活力”和“东北”绑定,这比任何招商PPT都管用。
文化融合不是口号,是账本。
传统二人转演三分钟,穿插一段电音喊麦,年轻人录屏发短视频,播放量冲上去,广告商自动排队。
赵大牛团队提前和短视频平台签了流量分成协议,每多一条用户二创,后台就多一笔进账。
线下演出票卖得再贵也有上限,线上流量才是真正的印钞机。
三省文旅厅给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具体到了小数点。
黑龙江出场地,吉林包交通,辽宁负责安保,算下来掏的钱不到一场明星演唱会成本的一半,却换来全网热搜持续霸榜七天。
赵大牛更狠,他把文创产品生产线直接建在沈阳郊区,成本比义乌低两成,物流到北京只要六小时。
T恤、钥匙扣、烤冷面联名套餐,每卖出一件,赵大牛抽成15%,收增值税,GDP数字跟着涨。
有人质疑“东北超”是炒冷饭,赵大牛用数据甩脸:首场直播在线人数破三千万,比“苏超”同期高出一倍。
数据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资本信了。
下一步,赵大牛计划把“东北超”搬进长春电影节、哈尔滨冰雪节,活动叠加活动,像俄罗斯套娃,一层层把流量锁死。
国际巡演也在谈,首站定在日本札幌,理由简单粗暴:札幌雪大和东北一样,观众有代入感,票价能翻三倍。
最精明的布局是时间差。
赵大牛故意把“东北超”决赛安排在东北供暖季开始那天,南方人刷到短视频里大雪纷飞,穿着短袖的东北人在室内蹦迪,评论区自动分裂成两派:一派喊“想去”,一派喊“假”。
吵得越凶,流量越稳。
赵大牛躲在后台数钱,连热搜词条都提前买好了。
赵大牛到底是给东北长脸,还是给自己长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