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刘老根大舞台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他是赵本山大徒弟,演活了冯乡长,45岁早逝,师父亲自送最后一程

更新时间:2025-09-08 00:23  浏览量:6

提起赵本山这三个字,那简直是刻在咱东北人DNA里的名字,往全国范围说,上到八十岁大爷大妈,下到十几岁的半大孩子,就没有不知道他的。这人不光是春晚舞台上那个能把人笑出眼泪的小品王,更是把东北乡土故事搬上电视屏幕的狠角色——《乡村爱情》拍了一茬又一茬,村里那点家长里短到现在还让人追着看;《刘老根》里那个想把药匣子盘活的老支书,更是成了多少人对东北乡镇企业家的第一印象。

后来赵本山搞起了本山传媒,手底下徒弟一大堆,个个都有两把刷子。你看宋小宝,一张黑黢黢的脸一咧嘴,自带笑点;王小利演的刘能,那股子爱较真的劲儿,活脱脱就是村里邻居家的大叔;小沈阳当年一句“不差钱”,直接火遍大江南北。但要说起这些徒弟里谁是头一个拜师的,十个人里得有九个答不上来——这人叫李正春,赵本山实打实的大徒弟,可惜啊,知道他名字的人不多,更别说了解他的故事了。

李正春这人,长得确实没啥“明星相”,搁人堆里一混就没影,既没有小沈阳的机灵劲儿,也没有宋小宝的辨识度,这辈子也没演过啥男一号,净在剧里演些不起眼的小角色。可要是论演技,那在当年的二人转圈子里,谁都得高看他两眼——他不是那种靠耍宝逗乐的,是能把角色揣进心里,演啥像啥的主儿。

他出生在60年代初的东北农村,那时候谁家日子都紧巴,他家更是紧巴得厉害,饭都快吃不饱了。但李正春从小就透着股文艺细胞,地里干活的空当,要么跟着收音机学唱段二人转,要么给街坊邻居模仿个小调,嘴甜手巧,大人小孩都喜欢他。初中毕业那年,看着爹妈天天累得直不起腰,他咬咬牙就辍学了,心里就一个念头:赶紧学门手艺挣钱,给家里减轻点负担。

那时候东北农村最吃香的手艺,除了种地就是唱二人转,走街串巷搭个台子就能演,混口饭吃不成问题。李正春就找了个老艺人拜师,那时候学二人转哪有啥正规教材,全靠师父口传心授,李正春脑子活,记性还好,师父教一遍他就能记住,再加上肯下苦功,没两年就成了小有名气的“角儿”,跟着戏班子跑场子,能自己挣口粮了。

他和赵本山的缘分,是1982年结下的。那年李正春刚满20岁,凭着一身本事进了梨树县剧团,第一次见赵本山的时候,对方也才二十五岁出头,没什么名气,就是剧团里一个普通演员,但拉起场戏来特别有范儿。李正春第一眼就佩服上了,觉得这人身上有股子别人没有的劲儿——演戏的时候眼里有光,说台词的时候能把人带到戏里去。

没过多久,李正春就鼓起勇气找赵本山,说想拜他为师。那时候赵本山自己都还在摸索路子,哪敢收徒弟?可架不住李正春实在,天天跟着赵本山屁股后面,师父长师父短,端茶倒水,没戏的时候就看赵本山排戏,偷偷记在心里,晚上回去自己琢磨。时间长了,赵本山也看出他踏实、肯学,是块好料子,就答应了。

从那以后,俩人就成了舞台上的老搭档,经常一起演拉场戏。李正春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怯场,不管台下坐多少人,只要一上台,立马就进入状态。有时候赵本山临时改台词,他也能接得住,俩人一唱一和,配合得严丝合缝,台下掌声就没断过。跟着赵本山那几年,李正春的业务水平蹭蹭往上涨,从原来只会照本宣科的“愣头青”,变成了能驾驭各种角色的“老演员”。

不过后来李正春为了生计,也改行当过一段时间主持人,虽然和演戏不一样,但也算没离开舞台。直到2001年,赵本山要筹拍《刘老根》,想起了这个最早的徒弟,一个电话打过去,让他来剧组试试角色。

李正春接到电话的时候,他知道这是师父给他的机会,也是他重新回到演戏这条路上的机会。到了剧组才知道,赵本山给她安排的角色是“冯乡长”,一个十足的反面人物:表面上对刘老根客客气气,背地里净搞小动作,见钱眼开,为了利益啥都能干得出来。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李正春没少下功夫。他天天抱着剧本琢磨,把冯乡长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还特意观察身边那些油滑的人,看他们说话的语气、走路的姿势、递烟的动作,甚至连眼神里的算计都模仿得惟妙惟肖。拍戏的时候,有一场戏是冯乡长找刘老根要好处,李正春特意把声音放得又软又甜,脸上堆着笑,但眼神里藏着不耐烦,手不自觉地摩挲着口袋,那股子贪婪又虚伪的劲儿,一下就出来了。

《刘老根》一播,李正春演的冯乡长火了——不是因为受欢迎,是因为太招人恨了。好多观众看了戏,在街上见了李正春,都忍不住瞪他两眼,有的老太太甚至会指着他说:“你就是那个坏乡长吧?咋那么缺德呢!”李正春听了不但不生气,反而挺高兴,因为他知道,这说明他把角色演活了,观众认账了。

后来拍《乡村爱情》,赵本山又给李正春安排了个角色,叫“李福”,是谢大脚的第一任丈夫,好吃懒做的主儿,就知道跟谢大脚吵架、要钱。这个角色和冯乡长不一样,冯乡长是坏在“精”,李福是坏在“懒”。李正春又换了个路子,把李福的窝囊、自私演得入木三分:坐在炕头上嗑瓜子,骂骂咧咧地嫌谢大脚没给他做饭;没钱了就厚着脸皮跟媳妇要,被拒绝了就撒泼打滚,那股子无赖劲儿,让观众看得牙痒痒。

就在大家以为李正春要凭着这些角色越来越火的时候,命运却跟他开了个残忍的玩笑。2006年,李正春总觉得身体不舒服,一开始以为是拍戏太累,没当回事,直到后来疼得直不起腰,去医院检查,才知道得了一种罕见的癌症——淋巴癌晚期。

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把李正春和他的家人都打懵了。赵本山知道后,第一时间安排他去最好的医院治疗,还掏了不少医药费,天天打电话问病情,有时候忙完工作,还会亲自去医院看他。李正春躺在病床上,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但每次见了赵本山,都强撑着笑,说:“师父,等我好了,还跟您演戏。”

可癌症这东西太无情了,再好的医生、再好的药,也没能留住他。2007年1月,李正春在医院走了,年仅45岁,正是一个演员最该出成绩的年纪。

他的葬礼上,赵本山来了,穿着一身黑衣服,站在灵前,眼圈通红,半天没说话。后来有人说,那天赵本山哭了,哭得特别伤心——那是他第一个徒弟,是跟着他从苦日子里一起熬过来的亲人。

李正春这一辈子,没红过,没火过,没演过主角,名字也没多少人记得,但他用一个个小角色,在观众心里留下了印记。他不是那种天生就适合当明星的人,没有亮眼的外表,没有过人的运气,但他踏实、肯学、能吃苦,把演戏当成了一辈子的事儿。就像东北黑土地上的野草,不显眼,却有韧劲,哪怕只有一点阳光和雨露,也能努力生长,活出自己的样子。这样的演员,值得被记住。

场馆介绍
春晚新秀小沈阳无疑是现在最火的人,他那地道的东北音又引起了一阵疯狂的“东北热”。小沈阳说是刘老根大舞台培养了他,没有在那的基础就没有他的今天,看来刘老根大舞台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相信那又会像小沈阳一样...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前门东路小江胡同34号
乘坐729路在大栅栏下车;在北京西站乘坐67路前门西下车,然后换乘120路大栅栏下车即可;
刘老根大舞台北京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