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玛,小品类做出大生意
更新时间:2025-09-04 19:56 浏览量:4
文 | 子腾
统筹|黄嘉翔
视觉|顾芗
过去十年,中国制造正经历深刻转型。从“世界工厂”的代工角色,到如今以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和品牌输出为核心的新阶段,中国企业正在重新定义全球竞争力。
直播与短视频的兴起,为这一转型提供了新的舞台。主播、短剧演员乃至全球内容创作者,对清晰收音、便携高效的无线音频设备需求激增。原本小众的无线领夹麦克风市场,迅速膨胀为一个百亿级赛道。
它不再只是一个“工具”,而是创作者表达力与生产力的放大器。
在镜头背后,声音成为竞争焦点。哪怕是在嘈杂的展会现场或喧闹的街头,观众仍能清晰地听见创作者的声音。而他们胸前的小小麦克风,正是中国消费电子创新的缩影。
百亿赛道,杀成红海
无线领夹麦克风并不是新鲜事物。最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它就出现在舞台表演和影视拍摄中。但直到2020年前后,随着产品逐步轻量化,遇上短视频、直播高速增长的风口,市场才迎来新一轮爆发。
据 QY Research 数据,2023 年全球无线领夹麦克风市场销售额已达 14.28 亿美元(约合 103.61 亿元人民币),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 22.99 亿美元(约合 166.81 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 6.94%。北美是最大消费市场,占比 35.24%,中国和欧洲分别占 26.67% 和 21.23%。
在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是愈加激烈的竞争。
品牌厮杀:猛玛凭借技术和创新不断突破,大疆、insta360依靠品牌杀入赛道, RODE、森海塞尔等老牌厂商也纷纷产品升级。
低价混战:代工、白牌和低价产品的激烈混战。1688 平台上,甚至能找到价格低至 7 元的白牌麦克风。
无线领夹麦克风,从专业工具彻底转向大众消费品,行业扩张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
猛玛破局,中国制造的创新样本
在这场混战中,猛玛的崛起堪称教科书级别。
2017年,猛玛品牌成立之初聚焦无线图传和无线通话产品,在海外品牌占主导的专业影视设备领域,短短两年就做到了市占率的领先。
FIRST青年电影展使用猛玛图传、通话产品
2020年,猛玛团队看准无线麦克风的潜在机会,凭借在无线传输和音频端的专业技术积累,猛玛推出首款无线麦克风Lark 150,首创充电盒设计,一举解决续航、配对、收纳三大痛点。这一设计后来成为了行业标准。
但猛玛的真正突破在于抓住了“降噪”这个关键痛点。当其他厂商还在堆参数时,猛玛已经意识到:主播需要的不只是专业级音质,更是在嘈杂环境中依然清晰的声音。
“一键降噪”功能的推出,让猛玛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无论是喧闹的商场、嘈杂的街头,还是人声鼎沸的展会,创作者的声音都能被清晰收录。
除此之外,猛玛产品能够不断拓宽市场边界,提升市场占有率,除了踩准直播行业的风口,也与其差异化产品策略有关。
例如,在绝大部分品牌坚持大块头,大logo的产品形态时,猛玛的麦克风一直坚持轻量化设计。。
此外,猛玛的麦克风一直坚持轻量化设计,率先推出了圆形纽扣麦克风-LARK MIX,成为销量超百万的爆款产品。24年推出的LAAR M2更是一改LOGO外露的行业风气,第一个把LOGO藏了起来,这一专业低调的设计受到众多专业摄影师的青睐,包括雷军、余承东等大佬都在使用。
HOLLYLAND猛玛品牌代言人影视飓风Tim
在产品设计时,愿意真正为用户思考,同时敢于做出改变的品牌,其用户体验一定不会差。影视飓风Tim作为猛玛的品牌代言人,在2025年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就分享了他在使用猛玛产品后的用户体验:“我给猛玛产品提了一些建议,比如四发一收的需求,现在你们可以看到,我提的建议,他们的产品基本都做到了。”
“猛玛品牌真正在用心服务客户,”HOLLYLAND猛玛副总经理曹雪峰表示,“我们从实际应用场景中寻找客户真正的价值,通过技术创新满足这些价值。”
这种用户导向的产品思维,让猛玛在激烈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从Lark M1的一键降噪,到Lark M2的无logo设计,再到Lark Max 2的无线监听,猛玛几乎每年都在重新定义行业标准。
这种爽文式的增长,正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缩影。
HOLLYLAND猛玛副总经理曹雪峰
出海之战,从代工到领跑
猛玛的野心不止于国内市场。
海外营收占比65%-70%——这个数字让许多号称“出海”的企业相形见绌。但猛玛的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猛玛联合创始人Vincent Ma回忆早期出海经历时坦言:“我们飞到日本,等了4个小时,客户就是不见我们。他们直接问:‘我为什么要见你?’”
这种冷遇几乎发生在每个开拓海外市场的中国品牌身上。但猛玛的破局之道值得玩味:用技术硬实力打破偏见,用真诚交流赢得用户认同。
在技术层面,猛玛坚持研发投入占比20%,拥有近500人的研发团队。从无线传输协议到音频、图像处理算法,猛玛构建了完整的技术壁垒。“我们坚持技术自研,因为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HOLLYLAND猛玛创始人、CTO刘德志表示。
目前,猛玛产品已经覆盖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有超过500万专业用户,除了过硬的技术和产品实力,作为中国科技品牌代表,猛玛的真诚交流和重视用户建议的风格,也赢得了全球创作者的认可。
猛玛连续举办多届的WE CONNECT全球创作者活动,每年都会吸引全球大量用户参与。2025年,猛玛更是召集了全球30多位头部创作者来到中国重庆,在体验非遗技艺、防空洞火锅等中国特色文化的同时,也进行了一场极限创作,完成了一次深度的创作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这种“技术+文化”的双轮驱动,让猛玛从最初的代工厂身份,逐步成长为行业标准的参与者甚至制定者。
红海厮杀,谁能笑到最后?
经过几年的狂飙突进,无线麦克风市场正在进入新阶段。
一方面,猛玛这样的专业无线麦克风品牌在产品布局上愈发完善。百元级多巴胺麦克风到千元级的无线监听麦克风,均做到了同价位段内的领先。这样的布局,既压缩了华强北白牌产品的生存空间,也对传统麦克风品牌和新入局的跨界品牌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技术革新进入深水区。从AI降噪到无线监听,从一拖四到生态互联,技术创新门槛越来越高,投入越来越大。
未来的竞争,将是技术力、创新力、洞察力的综合对抗,只有构建完整的产品矩阵和生态体系,才能在洗牌中存活下来。
尽管竞争激烈,但无线领夹麦克风市场的未来依然可期。
一方面,创作门槛的降低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内容创作。从八年前需要花费五千到八千元购买一套专业设备,到现在只需几百元就能获得相当甚至更好的音质体验,技术的普惠让普通人也能表达自己的“即刻精彩”。
另一方面,应用场景在不断拓展。从直播带货到短剧拍摄,从网课教学到视频会议,对高质量音频的需求无处不在。
也许下一个十年,全世界的内容创作者,都离不开深圳的麦克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