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鼓点讲述中国故事?这位少年即将在星海大舞台给出答案
更新时间:2025-08-12 21:17 浏览量:5
在广东这片孕育了无数“牛娃”的热土上,11岁的黄梓轩用鼓棒敲出了自己的节奏人生。从4岁懵懂接触架子鼓,到如今手握爵士鼓7级证书、斩获多项省级艺术奖项,这位广州黄广附属学校的阳光少年用坚持诠释了热爱的力量。即将站上“星海湾乐杯”的舞台,他笑着说:“打鼓就像和音乐对话,我想让更多人听到我的声音。”
从“兴趣”到“抗拒”,4岁开始的音乐马拉松
“第一次看到架子鼓,觉得它又酷又响亮,像超级英雄的武器!”黄梓轩回忆起初见架子鼓的兴奋。然而,枯燥的基本功练习很快让年幼的他打起了退堂鼓,“每天重复练节奏型,手臂又酸又累,我哭着说不想学了。”转折点来自父母的鼓励和老师的引导——他们将练习曲目换成《我爱你,中国》等充满故事感的音乐,让他在旋律中重燃热情。2019年,6岁的黄梓轩以这首曲目斩获“星耀杯”学前组乐队金奖,人生第一次登上领奖台的他,终于明白了坚持的意义。
荣誉背后:汗水与灵感的双重奏
翻开黄梓轩的获奖履历,几乎每年都有新突破:2022年以热血澎湃的《春天的呐喊》拿下“青春中国”省级金奖,2024年登上“快乐童星”贺岁晚会,2025年又以一首朝气蓬勃的《我的未来式》征服观众。问及秘诀,他展示出超越年龄的思考:“技术可以练,但感情练不出来。老师总说,要把鼓点当成心跳。”为了在演奏中注入情感,他会反复观看原版MV,甚至为歌曲编写小剧本,“比如打《春天的呐喊》时,会想象自己在春天的原野上奔跑,把这种活力通过鼓点传递出来。”
校园里的多面小能手
赛场外的黄梓轩同样精彩:美术课上他的水彩画常被老师展示,图书馆里总能看到他埋头阅读的身影。班主任曾这样评价他:“梓轩不仅才艺突出,学习也很认真,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乐于助人的品质。”同学更亲切地称他为“开心果”。对于时间管理,黄梓轩有一套“三色计划本”——红色标比赛、蓝色标学习、绿色标兴趣,“妈妈说,优秀的人不是靠天赋,而是靠把24小时过成48小时。”
对话未来:做中国音乐的“桥梁”
谈及即将到来的“星海湾乐杯”,黄梓轩眼睛发亮:“这次选了融合广东醒狮节奏的原创曲目,想让传统和现代‘打一架’!”对于“广东牛娃”的称号,他腼腆却坚定:“牛娃不是赢多少奖,是跌倒多少次还能站起来。我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像偶像石璐(中国知名女鼓手)一样,让全世界听见中国鼓手的能量!”
在这个追逐速成的时代,黄梓轩小朋友的故事让人看到“热爱”最本真的模样——它需要汗水的浇灌,更需要时间的沉淀。正如他鼓棒下迸发的每个音符,既有孩童的纯粹,也有超越年龄的坚韧。广东牛娃在哪里?或许答案就在这些永不言弃的成长节拍中。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廖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