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麟庐水墨小品画,特别适合临摹学习!
更新时间:2025-08-11 19:11 浏览量:9
许麟庐(1916-2011),又名德麟,山东烟台蓬莱人,著名国画家、书法家、书画鉴赏家。1945年拜齐白石为师,伴随其左右达13年之久。
许麟庐先生晚年的画,已然步入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最令人咀嚼的,是那笔墨深处流动着的草书风骨。他作画如作草书,笔势奔放,挥毫间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这使他的风格较之齐白石,更趋近青藤派清冽幽独的源头。
许麟庐的“草书”虽不及徐渭那般狂放无羁,却自有一种别样风神:落笔与收笔皆轻灵,行笔迅捷无滞涩,如行云流水。
他的画面上,仿佛墨迹都还带着未曾干透的湿意,线条的流走透出从容不迫的自在。那一种轻松与飘逸,分明是笔墨在纸上自在呼吸。
无论尺幅大小,无论花鸟虫鱼,许麟庐的写意小品看似信手涂抹,实则法度内隐。其中尤令人惊叹的,是那笔下的墨韵力道:看似轻灵,实则内蕴千钧,遒劲奔放,力透纸背而不显蛮横,可谓是小品画、大意境。
譬如一幅《秋味图》,画的是寻常瓜蔬,茎叶间墨线飞舞,一柄枯笔扫过,瓜皮上的纹路便如篆刻般深刻于纸内;藤蔓缠绕处,笔锋似断还连,全凭一股内在的气力支撑着,既韧且健。那墨色浓淡相映处,分明是轻灵手腕中寓着沉雄之力。
另一帧水墨小品上,一只蜻蜓立于残荷之上。翅膀薄如轻纱,是用极淡的墨,笔尖饱含水分,侧锋轻轻拂过,便显出透明的翼膜;那纤细的足,笔锋提按极轻微,却稳稳立于纸面,仿佛承载着整个夏日空气的凝重。
细看其翅脉,笔痕纤毫毕现,仿佛风一吹便微微颤动——这轻盈的躯体之下,支撑的却是笔锋入纸三分的遒劲力道。蜻蜓之翼如诗之留白,墨痕轻浅处,竟是力透纸背的深沉。
许麟庐的纯水墨小品,其精髓尽在“草痕入墨”四字之中。线条的奔涌与流转,并非仅凭速度,而在于一种内在的骨力支撑。其轻捷处如流风回雪,其沉着处却似古树盘根。
那笔尖掠过纸面,墨痕便如草书笔意般自然流露,自由挥洒之下,法度隐然——恰似行草书那飞扬的笔锋,终究离不开点画位置的精微讲究。
许麟庐的大写意小品,以其草书笔意与遒劲笔力,在素白纸上构筑了一个纯粹的水墨世界。其中墨色浓淡的变幻,笔势的疾徐,点画的轻重,皆在看似不经意的挥洒间,涵纳了深湛的功夫与力量。
其笔墨的韵味,恰如古老的茶汤,初尝只觉清淡,细品后方知其甘醇厚重,那是力与韵在岁月里无声的沉淀与发酵。
许麟庐大写意水墨小品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