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者激增,小品类如何摆脱正面拼杀?
更新时间:2025-08-11 15:08 浏览量:9
近两年的陶瓷行业,不仅停窑时间比以往提前,停窑数量也在不断攀升。虽属意料之中,但难免还是加剧了从业者的焦虑不安。与此同时,企业求变动作也更加频繁,尤其在拓宽产品线方面,越来越多企业涉足仿古砖、厚砖,以及艺术花砖、马赛克、外墙罗马柱等小众类产品。这一现象也意味着福建泉州陶企原本赖以生存的小众品类,将面临众多的竞争者,其优势地位正被逐渐蚕食。
意识到危机的企业,或许正在思考出路在何方。事实上,化解此危机唯有依托小窑炉独特优势,在品类创新和技术工艺升级上持续发力,走高质化价值升级之路。通过传统工艺与现有技术工艺深度融合,生产出具有辨识度的产品,在面向国内高端消费群体的同时,努力拓展海外高端市场,方可摆脱与后来者的正面拼杀。
为转向发展高质产品,泉州企业率先用额外高成本(清洁能源)磨炼自身,历经10余年的苦练,率先完成“期中考试”。凭借扎实的成绩基础,在后续能效与排放达标的“期末考试”也就能轻松通过了。
在此过程中,泉州企业率先积累了品类丰富和品质优良优势,诞生了对标意大利品质的标杆企业,涌现大批中小品牌商,为产区先行高质量发展沉淀下厚实基础,部分企业因此具备了进军高端市场的底气。
高质不仅体现于品质,也体现在新品开发上。小产能企业在个性、高质产品的研发与产能消化上有其独特优势:
产能小易于消化,产品开发动力强。泉州企业大多数是1-3条生产线的小规模,且单体产能小,可涉及多品类,消化产能的压力相对小。因此,更勇于尝试新品开发与技术工艺创新,在保持品类引领性的同时,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的提升也日益凸显。
小窑炉品质长期稳定更有保障。小窑炉烧制过程温度均匀,各项指标易于控制,有效保障品质长期稳定。而品质稳定对持续累积高质客户、维系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又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市场反应快,客户粘性高。企业规模小,很多时候客户能直接对接老板,不但工作效率高,而且能倾听客户诉求以及市场声音,这样既挖掘了客户新需求,又能快速响应市场。
管理高效,成本优化。管理程序少,决策效率高,甚至老板亲力亲为,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企业运行高效,成本管控更有效,最终体现为产品质优价实、竞争力强,与客户的合作更为稳固。
主动走出去开拓海外高端市场,是泉州优质企业维系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越来越多中国等企业在海外建厂,海外中低端市场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同时,加上自身产业升级成本上涨,唯有高端产品才具备走出去的潜力。
可以说,随着技术工艺的不断进步,我们的高质产品已日益接近意大利产品水准,叠加我们高效率带来的价格优势,有能力去分享国际高端市场。尤其在对华没有反倾销或高关税的国家,泉州陶企可通过寻找当地代理商或设仓的方式,去抢占其部分高端市场。
此外,泉州和厦门港海运便捷,航线通达全球众多地区,也为陶企赢得更多出口订单、主动开拓国际高端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行业淘汰赛不断加剧、供需失衡未解之前,价格激战与库存高企现象难以消除。在此环境下,所有陶瓷人都将承受内卷带来的煎熬。此时,小而精企业反而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其核心在于扎根细分市场,将有限资源集中于核心能力的打磨,筑起规模企业难以企及的专业壁垒。
当然,福建泉州有能力行高质量、价值升级之路的陶企,除做好高端出口业务外,也还需思考自身销售能力提升问题,因为一线企业以及品牌商接下来所能提供的订单将越来越少甚至断供,唯有靠自身渠道销售能力的提升来补缺。
同时,如何走好企业间的产品品类整合与合作之路,也要先从销售端开始,然后逐渐向生产端引伸,不断提升小产能供应连续性与及时性,方可确保高质化之路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