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摊上事”,亿万身价有何用?女儿抑郁?
更新时间:2025-08-08 00:06 浏览量:1
球球直播间里抖得握不住手机那刻,赵本山大概第一次觉得,再多钱也买不来女儿一句利索的话。
这几天刷到新闻,说球球抑郁症又犯了,严重到说不出完整的话,只能暂停直播。
她爸那个在春晚舞台上能把全国观众逗乐的人,这会儿啥招没有,只能放下所有演出陪着去医院。
想想挺唏嘘的——赵本山给女儿的,按说啥都不缺。4岁学琴棋书画,8岁上辽宁春晚,16岁送新加坡留学,每月生活费合人民币3万。可这些,愣是没挡住那点“心病”。
病根其实早埋下了。球球在新加坡那阵,同学都是开跑车、背名牌包的富二代。她那3万生活费,在普通人眼里是天文数字,在那圈子里却不够看。
为了买个像样的包,她得去餐厅端盘子、街头发传单。直播想挣点钱,评论区又全是“星二代装穷”的嘲讽。
这姑娘还倔,啥都不跟家里说,白天装开朗,晚上自己扛着。时间长了,自卑的种子就这么发了芽。
回国闯娱乐圈更难。上《天天向上》说句“社会你球姐”,被骂没脑子;演《刘老根》拼了命琢磨角色,观众还说她“靠爹”;直播带货好不容易有点人气,弹幕里“网络乞丐”的字眼扎得人疼。
2021年赵家传媒出问题,她看着父亲愁白了头,自己帮不上忙,只能偷偷加药量。去年生了孩子以为能好点,结果事业压力一来,还是垮了。
网友吵得挺凶。有人心疼她“看着光鲜,其实活得累”,也有人酸“有钱还抑郁,矫情”。
可医生早说过,抑郁症跟贫富没关系。就像有人住大house照样失眠,有人挤出租屋倒能睡安稳——它是心里的坎,不是钱包里的数能填平的。
数据也摆在那儿,抑郁症首次治疗后复发率50%,二次75%,多次发作能到90%(据临床统计数据),这病压根不是“想开点”就能好的。
这事儿往深了说,其实是很多家庭的缩影。赵本山不是不爱女儿,就是把“爱”理解偏了——以为给够钱、铺好路,就是对孩子好。
就像不少普通家长,忙着加班挣钱,给孩子报最贵的补习班,却记不住孩子上次哭是因为啥。他们给孩子买了最豪华的玩具屋,却忘了留一把能打开心门的钥匙。
球球的挣扎,说白了是在“身份”里拧巴。她不想只做“赵本山的女儿”,想证明自己,可外界总拿她爹的名气压她;她想融入圈子,又因为那点“不够富”的落差抬不起头。
这种拧巴,普通人也懂——就像有人明明讨厌体制内,却被父母逼着考公;有人想做护士,家里非让学金融。心里的劲儿跟现实拧着,时间长了,谁都扛不住。
赵本山现在总算想明白了。天天陪着女儿聊天,说“不想播就不播,健康比啥都强”。只是这醒悟来得有点晚。
那些年他在外地演出,让助理给女儿送生日礼物时,大概没琢磨过,16岁的姑娘想要的,可能不是多贵的东西,只是爹能陪她吹个蜡烛。
说到底,这事儿哪是什么贫富问题?就是我们总把“给什么”和“要什么”搞反了。
你觉得,比起存折上的数字,孩子更需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