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刘老根大舞台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四平好人”赵丹丹 | 非遗传承人30年坚守与创新 让二人转艺术绽放芳华

更新时间:2025-08-05 14:58  浏览量:3

好人故事

赵丹丹,女,汉族,1980年8月生,民革党员,四平梨树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转(梨树二人转)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0年如一日致力于二人转的保护、传承与弘扬。主导抢救性保护二人转手抄文本千余部、老照片千余张及大量传统道具,推动“梨树二人转”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创新推行“二人转+”模式,创排廉政教育、红色文化等现实题材剧目130余部;带领剧团赴20余个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推动非遗文化走向国际。曾获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坚守匠心 从绽放舞台到守护剧团

赵丹丹自幼随母学戏,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1995年考入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后,正式开启了她的二人转传承之路。少女时期,她便深信“水没来先垒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为此,她不惧吃苦、痴迷学艺,苦练“唱、扮、舞、说、绝”五大基本功,时刻准备着机遇的到来。17岁那年,她凭借单出头《杨排风》,在吉林省第一届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上技惊四座,一举夺得个人表演一等奖 ,声名鹊起。

2009年,她被吉林省文化厅评为“四大名旦”,同时也迎来人生抉择,有其他的院团高薪邀约,一位老领导的话打动了她“家乡舞台虽小,却是你功成名就的热土”,她毅然决定留守濒危剧团,接任团长。她坚信“基本功即演员生命”,只要没有重要的工作任务,每天晚上都会在团里指导青年学员复排关键剧目、抠动作细节,全团演职人员的素质明显提高,登台率达到了100%,培育国家一级演职员7名、二级演职员12名。

守正创新 活态传承激活时代表达

刚接手剧团时,面对10余万元债务、人心涣散的困境,她率团辗转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省份,风餐露宿开拓演出市场,条件艰苦,就和大家一起吃盒饭,经费紧张,就一起在大客车上住宿,在艰难中盘活剧团,补发工资、重振士气。同时,她坚守艺术底线,坚决抵制商业演出中“让唱啥就唱啥”的要求,捍卫非遗文化的纯粹性。她启动非遗保护工程,主导抢救性保护梨树二人转手抄文本1791部、老照片1000余张,搜集传统道具服饰20余件、相关书籍10余册,打造二人转主题文化展廊,让观众深入了解这门艺术三百年传承的厚重历史。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梨树二人转”于2014年成功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创作上,她推行“二人转+”模式,创排廉政教育、红色文化、三农题材等现实剧目130余部,如环保主题《五嫂请客》、民法典题材《老赵家的婚事》,年均惠民演出150余场,深受百姓欢迎;她导演的作品《双菊花》获中国曲艺牡丹奖,原创吉剧《狼妻》《古韩州传奇》斩获省级大奖。

跨界拓疆 让民间艺术走向国际舞台

近年来,她率领剧团远赴法国、德国、爱尔兰等20余个国家交流演出,让充满黑土地风情的二人转艺术惊艳国际舞台,推动非遗文化走向世界。她积极探索数字化赋能传统艺术,开通剧团官方抖音、快手账号,直播演员练功和剧场演出实况,线上直播成功吸引了大量90后、00后年轻观众,让传统的二人转艺术在新媒体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有效破圈。“我想让大家看到的,不仅是二人转在我们这儿保护得有多好,更有承其精华的延续,不离根本的发展,以及与老百姓‘不隔心’的创新。”赵丹丹说。在她带领下,2024年,梨树剧团升格为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剧院。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国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等荣誉。

“二人转这门艺术,需要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赵丹丹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生动诠释了何为匠心传承,让“三百年老树发新枝”,用“敢闯敢干敢为先”的魄力,引领二人转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夺目的艺术芳华。

场馆介绍
春晚新秀小沈阳无疑是现在最火的人,他那地道的东北音又引起了一阵疯狂的“东北热”。小沈阳说是刘老根大舞台培养了他,没有在那的基础就没有他的今天,看来刘老根大舞台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相信那又会像小沈阳一样...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前门东路小江胡同34号
乘坐729路在大栅栏下车;在北京西站乘坐67路前门西下车,然后换乘120路大栅栏下车即可;
刘老根大舞台北京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