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刘老根大舞台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常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案例 |“小队伍”活跃宣讲“大舞台” “迷彩绿”添色志愿“武陵红”

更新时间:2025-08-01 18:40  浏览量:1

“小队伍”活跃宣讲“大舞台”

“迷彩绿”添色志愿“武陵红”

——武陵区文明实践典型案例

一、背景缘由

武陵区作为革命老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20 世纪 20 年代,这里成立了湘西北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中共常德党团组织,先贤中有被誉为“辛亥革命先驱”的刘复基烈士,有被誉为“中国工运先驱”的黄爱烈士,有一心救国救民的中共湘西特委书记刘泽远烈士,有在刑场乳子感天动地的王悦贞烈士。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宣讲红色故事,2017年 3 月,武陵女子民兵志愿宣讲服务队应运而生。截至目前,队伍深入村社、学校、企业等,开展国防教育、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 700 余场,志愿服务时长 5400 多小时,受众人群超 40 余万人。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全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殊荣。

二、成效做法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一群女民兵组成一支队伍。组织由弱到强。从街道试点开始,到发展为武陵女子民兵志愿宣讲服务队,得到武陵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队伍归属由街道上升到区级。按照“军地双重领导、军地合力推进”要求,明确在区委统一领导下,接受区人武部和区委宣传部工作指导。队员由少到多。试点时 12 名队员,后续精心挑选、严格选拔优秀女子民兵加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在册队员 30 名,册外队员近百人。力量由散到聚。队员来自全区各行业、各领域,涵盖退伍女兵、烈士子女、优秀军嫂、社区工作者等群体。重组后,明确队长和副队长,下设骑行分队、宣讲组、文艺组、服务组、策划组、舆情组等 6 个队组,配备统一制服,组织学习集训,实现由“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转变。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一套机制构成一种保障。管理运行规范化。制定武陵女子民兵志愿宣讲服务队管理制度,包含队伍政治教育制度、保密制度、会议制度、组织整顿制度、达标评比制度、文明形象制度等,进一步理顺机制、优化流程,提高工作质效。学习培训常态化。把外练“筋骨”、内练“修养”作为学习培训突破口,制定培训计划,坚持定期军事集训与日常文艺排练相结合、政治理论学习与实际业务操作相结合,通过常态化集训,努力锻造一支最讲忠诚、最能奉献、最有风采、最守纪律的“巾帼铁军”。经费保障长效化。积极向上级及相关部门协调、争取发展资金,经区委将队伍建设经费纳入全区年度财政预算,区财政每年拨付专项经费,有效保障队伍各项工作稳定运行。

三是加强品牌建设。一批活动共塑一个品牌。打造“国防教育”特色名片。结合“开学第一课”“国旗下的讲话”“军营开放日”“全民国防教育日”等,常态组织开展国防教育进机关、进村社、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高效普及国防教育。同时,通过文艺表演、交流互动、情景体验等方式,加强征兵宣传,激发参军热情,切实提高国防教育和征兵宣传实效。近年来,爱国主义教育志愿宣讲活动被央媒报道 50 余次,其中武陵育才小学“金剪子剪未来”活动在央视《新闻联播》播报。打造“理论宣讲”红色名片。充分发挥队伍能动性,成立了武陵女子民兵骑行分队,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退役军人事务站等基层平台,有效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史学习教育、文明实践等活动开展理论宣讲,切实把服务群众和教育引导群众有效结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入千家万户。近年来,开展理论宣讲 200 余场,推出《军歌嘹亮》《火种》《站立的人》等多个宣讲节目。打造“志愿服务”暖色名片。通过志愿服务搭建军地沟通桥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文明交通劝导”、卫生整治、疫情防控、抗洪救灾、法治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妇女节、儿童节、建军节等,开展困难老人、留守儿童、失独家庭、抗战老兵慰问帮扶活动。队伍自成立以来累计帮扶慰问 1250 人次,慰问抗战老兵及困难群体376 户,帮助 51 户困难群众完成“微心愿”。

场馆介绍
春晚新秀小沈阳无疑是现在最火的人,他那地道的东北音又引起了一阵疯狂的“东北热”。小沈阳说是刘老根大舞台培养了他,没有在那的基础就没有他的今天,看来刘老根大舞台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相信那又会像小沈阳一样...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前门东路小江胡同34号
乘坐729路在大栅栏下车;在北京西站乘坐67路前门西下车,然后换乘120路大栅栏下车即可;
刘老根大舞台北京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