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刘老根大舞台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比小品更狠!陈佩斯消失32年真相曝光?《戏台》竟是他的答案!

更新时间:2025-07-27 02:03  浏览量:1

#电影戏台# 是他,就是他!那个在80年代春晚舞台上,一碗面条吃得全国人肚子疼、把“主角配角”玩成世纪名场面的陈佩斯!阔别大银幕整整32年,这倔老头终于带着他的宝贝疙瘩——高口碑话剧《戏台》,杀回来了!

《戏台》这名字听着就带劲儿!这可是陈佩斯自导自演的心血之作,原版话剧火遍大江南北,巡演超过300场,场场爆满,掌声能掀翻屋顶。如今搬上大银幕,讲的是军阀混战年代,一个草台戏班在兵荒马乱中,拼了命也要护住一方戏台、唱完一出大戏的“轴”故事。 陈佩斯演的就是这戏班子里那个焦头烂额、浑身是戏的班主侯喜亭。老搭档杨立新也在,这位人艺的老戏骨往那一站,戏味儿就足了。这黄金组合,光是想想他俩在银幕上斗嘴较劲,就够让人搓手期待了!

戏里,侯班主和他的戏班子,为了唱戏,跟兵痞周旋,跟命运死磕,那份对老祖宗玩意儿近乎偏执的守护,看得人又笑又心酸。戏外呢?陈佩斯本人,活脱脱就是另一个“侯班主”! 这32年,他远离了曾经辉煌的电影圈,一头扎进冷冷清清的话剧舞台。为啥?就为了一股子对纯粹喜剧的“轴”劲儿!他瞧不上那些挠人胳肢窝的“假乐子”,死磕剧本,琢磨表演,在剧场里一遍遍磨,愣是用汗水和时间,把“陈佩斯喜剧”磨成了块金字招牌。 这次把《戏台》搬上大银幕,七旬高龄的老爷子亲自上阵导和演,变的是脸上皱纹多了,头发更少了,那颗为喜剧燃烧的心,却跟当年小品里那个活蹦乱跳的陈小二,一模一样滚烫!

观众盼他回来,盼了多少年?网上的期待声浪一浪高过一浪。“终于等到佩斯老师的新电影了!”“就冲他这名字,这票我买定了!”“当年看他和朱时茂小品长大的,必须带孩子去影院‘认认亲’!”短视频平台上,他那些《吃面条》、《主角配角》的经典片段,播放量动辄百万千万,**评论里清一色的“童年回忆杀”、“这才是真功夫”。 大家期待啥?期待那份久违的、不掺水的、能让人从心底里乐出来、笑过之后咂摸出点人生滋味的“陈氏喜剧”!

作为一个从小看他小品乐大的观众,我对《戏台》的期待,已经超出了“看一部电影”本身。它更像一场阔别太久的老友重逢。 预告片里,陈佩斯那熟悉的、带着点蔫儿坏的肢体语言,那精准到毫秒的节奏把控,那让人猝不及防又拍案叫绝的“陈氏包袱”,一下子就把记忆拉回到守着黑白电视哈哈大笑的童年夜晚。坐在影院里,灯光暗下,熟悉的“配方”和“味道”扑面而来,笑着笑着,喉头竟有点发哽——多久没在电影院里,被这样纯粹又高级的喜剧“击中”过了。

有人说陈佩斯“傻”,放着大把轻松钱不赚,非要死磕那方小众的舞台。可看看《戏台》,看看侯班主,再看看银幕外这个同样倔强的老头,你忽然就懂了:这世上总有些人,有些事,值得用一辈子去“死磕”。他们守护的,可能是一方风雨飘摇的戏台,可能是一门古老手艺的精魂,也可能,就是你我心底那份对真正欢乐的渴望与信任。陈佩斯用32年的坚守,给“坚持”二字,做了最滚烫的注脚。

首映礼结束,陈佩斯站在台前,光头在灯光下格外亮眼。 台下掌声如雷,久久不息。 他没说太多豪言壮语,只微微鞠了一躬,眼神里还是那股熟悉的、带点执拗的亮光。 “戏比天大。” 轻轻四个字,落在安静的影院里,观众席的掌声,哗啦啦地,又一次砸了下来。

场馆介绍
春晚新秀小沈阳无疑是现在最火的人,他那地道的东北音又引起了一阵疯狂的“东北热”。小沈阳说是刘老根大舞台培养了他,没有在那的基础就没有他的今天,看来刘老根大舞台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相信那又会像小沈阳一样...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前门东路小江胡同34号
乘坐729路在大栅栏下车;在北京西站乘坐67路前门西下车,然后换乘120路大栅栏下车即可;
刘老根大舞台北京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