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皇帝陈佩斯:巅峰时期与央视“撕破脸”,今71岁或再成赢家
更新时间:2025-07-20 05:22 浏览量:1
沉默二十载终发声,陈佩斯首次提央视封杀内幕,原来我们都猜错了
他一个小品就开拓了春晚小品的盛世,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就能让观众开怀大笑。
他就是表演天才、小品皇帝——陈佩斯。
时至今日再看陈佩斯的小品《主角与配角》、《王爷与邮差》依旧十分经典,值得反复观看。
那些年他本可以名利双收,没想到用一张“诉状”将央视告上法院,要求央视赔偿和道歉。
一代巨星就因为这场官司而消失在荧幕,那么究竟当年发生了什么,现如今的陈佩斯又过得怎么样了呢?
“我必须与强权做斗争,不能让后代看不起我。”
1998年,44岁的陈佩斯和搭档朱时茂抱着这样的心态义无反顾的走进了法院,他们要告的不是别人,正是昔日的老东家——央视。
这事在当时闹起轩然大波,有人说他俩忘恩负义,也有人说这两个人是个爷们。
这一切还得从两人的小品《吃面条》说起,没有这个小品,也就没有后续的种种恩怨。
198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还在电影厂打杂当群众演员,闲聊中创作出了《吃面条》的剧本。
两人对表演都很有热情,一拍即合决定加以完善并排练出来。
恰好那时候临近春晚,两人便抱着试试的态度去面试了。
一开始春晚负责人并不看好这个节目,总觉得太过外放,一点也不含蓄。
后面还是春晚导演慧眼识珠顶着压力让他们上场,没想到一炮而红。
当他们节目结束后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大街小巷的人们都在夸赞这个搞笑的节目。
春晚也认识到小品类目的价值,于是从此之后便把小品这个类目加入到春晚节目名单。
而陈佩斯和朱时茂也是名利双收,不仅成为了红遍全国的明星,还成为了春晚的常客。
那些年他们也为央视春晚贡献了不少经典作品,这些节目让陈佩斯一步步成为“小品皇帝”,也拉高了那些年春晚的收视率。
但陈佩斯、朱时茂两人在节目的体现和表达上和央视春晚的分歧也越来越多,矛盾也越来越大。
最后实在是协调不了,陈佩斯、朱时茂干脆出来单干。
他们骑着单车去各个地方商演,也盘算着开公司拍电视剧。
那年冬天天特别冷,但是自由的感觉加上对未来的期待,他们却过得很开心踏实。
他们以为从此就不用受央视限制,殊不知他们和央视的恩怨才刚刚开始。
他们发现央视竟然未经过他们的允许,就把他们的小品合集刻录成光盘售卖。
陈佩斯一时之间很是气愤上门要说法,只可惜协调无果,他和朱时茂只能用法律途径捍卫自己的权利。
最后陈佩斯赢了那场官司,得到了应有的赔偿和道歉,却也基本上断送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他一夜之间从红极一时的演员变成了路人甲,然而他本人却不当回事。
“名利于我都是浮云,什么奖杯什么名头都是虚的。”
陈佩斯当时不过四十多岁便有这样的觉悟,看淡人生世俗名利,究竟在此之前发生了什么呢?
02 视名利如浮云陈佩斯的父亲陈强是著名演员,曾经出演过《白毛女》等影视剧,当然也拿下不少奖项。
因为有这样的父亲,陈佩斯从小不仅生活的衣食无忧,还耳濡目染下有了当演员的天赋。
但父亲因为那十年的动乱却吃了不少苦头,被殴打被侮辱被迫与家人分离,简直是过得苦不堪言。
那个时候陈佩斯看着父亲穿着曾经上台领奖的衬衫被打到身上一道道触目惊心的血痕,恍惚一夜之间名也好、利也好都荡然无存。
大概也就是那时候开始,陈佩斯就已经看淡了名利。
他不追求出名,也不追求利,只求问心无愧,求能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不过就算亲爹是著名演员,陈佩斯当初走上演员这条路还是有些一波三折。
陈佩斯长得不算帅气,甚至还有些“皱皱巴巴”,在长相方面并不占优势。
他尝试报考各个学校和单位,最后都没有录取。
那时候陈佩斯就在自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真不是一个当演员的料,自己是不是选错路了。
陈强看着苦闷烦心的儿子很是心疼,一方面他知道儿子有这个天赋,是当演员的好苗子,一方面又希望他能不当演员,不吃自己曾经吃过的苦。
陈强纠结再三还是选择帮儿子一把,于是厚着脸皮去找了在八一电影厂工作的朋友,让她无论如何都要收下自己的儿子。
陈佩斯这才有机会进入电影厂演戏,在日积月累中渐渐提升了自己的演技,也因此认识了朱时茂这位志趣相投的朋友。
他们一起吃饭聊天,一起钻研演技,一起上春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不过再辉煌都已经是过去了,自从央视这件事之后,两人都没再怎么演戏了。
那些日子陈佩斯也消沉了一段时间,不为失去的名利,只为接下来要做什么而感到有些许迷茫。
他虽然不看重名利,但是家人生活总归是要钱的,所以他打算出去找个班上,挣钱养家还债以待来日。
然而没想到的是,他的妻子王燕玲早已经预判了他会被封杀的结局,而且还为此留好了后路,那么究竟她做了哪些准备呢?
那时候陈佩斯还没有出名,父母便让他先考虑成家,于是便安排了一次相亲。
说来也很奇怪,陈佩斯第一次见到王燕玲便觉得两人之间有种奇妙的缘分:
“我第一回见她, 我就觉得我们会过一辈子。”
那个年代的人质朴,一见钟情这样的相遇也能形容的如此简单,不过却深深打动了王燕玲的心。
王燕玲相亲时对陈佩斯也很有好感,他尊重女性,为人踏实肯干,重点是这个人品性很有筋骨,是个值得托付的好男人。
于是两人顺利结婚成了家,后来也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紧接着陈佩斯便因为上春晚火了,家里收入也多了很多。
陈佩斯把这些钱全部交给王燕玲保管,没想到无形中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王燕玲当时似乎就预料到陈佩斯和央视之间的合作会出事,所以趁着有积蓄的时候用钱包了很大一片山,用来种植果树和木材。
陈佩斯当时听媳妇说完豁然开朗,开开心心的拿起锄头就和王燕玲一起进山种树了。
两人在山里的那些日子也挺辛苦的,但是看到满山绿油油的树木,再苦再累也觉得充满希望。
他们用种树的所有收入还了债还富余了一些,日子也过得舒坦了不少。
但是只有王燕玲知道陈佩斯心里没放下山外的事,不是放不下名利,而是没放下曾经为之热爱的表演。
她希望他可以开心,于是拿出全部家底支持陈佩斯东山再起,她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有了妻子的支持后,陈佩斯阔别多年再度出山,他把眼光放在当时并不受重视的“话剧”,创作并出演了《托儿》。
他靠着这部作品有了自己的团队,有了自己的话剧院,也有了重新开始的资本。
他把机会留给了年轻演员,还让自己儿子走上了演员的道路,如同当初自己父亲教自己一样手把手传授自己的经验。
这些年他在话剧上创作出了不少经典,尤其是《戏台》,甚至到了一票难求的程度。
因为看《戏台》的不是只有普通观众,更多的是圈里的演员,话剧里的常青树倪萍也是抢了好几次票才抢到。
对于这部《戏台》,陈佩斯一个人担任从演员到编剧再到导演,投入了自己7年里所有心血。
而现如今71岁的陈佩斯希望更多人能够看到它,于是决定把它搬上大荧幕。
7月17日,陈佩斯宣布自己担任导演和主演的电影《戏台》将于7月25日上映。
上次陈佩斯出演电影还是32年前,而这次他是带着诚意而来。
最近《戏台》举办了首映礼,陈佩斯不少朋友都赶来支持,例如蔡明、潘长江、朱时茂等等。
最令人想不到的是朱时茂,那些年陪他风风雨雨一起走过来,看完他的电影后忍不住感慨:
“过去那些年我从来没有为他流过眼泪,这一次是我第一次为他哭。”
他看着眼前已经白发苍苍都老友,为他一路走来的心酸而感到心疼,也为他现如今取得都成就而感到开心。
而陈佩斯也相视一笑,或许这就是多年搭档的默契吧。
而这部《戏台》或许是他七十多年来的一个句号,也或许是他追求的艺术新的起点,不管是哪个,都值得观众们期待。
回顾陈佩斯的71年人生,真正把淡泊以明志做到了极致。
名气会消散、利益会消失,对于一个演员来说,作品和角色才是永恒的存在。
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信念,他才能在小品、电视剧、话剧、电影上都遍地开花,才会让观众认可和支持吧。
不是每个人都有一辈子死磕一件事的毅力,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艺术追求看得比名利还高。
电影《戏台》即将上映,而属于陈佩斯的“戏台”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