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届小品展独家专访:蔡克能创作心得
更新时间:2025-07-18 03:51 浏览量:1
入展作品
第二届小品展入展作者蔡克能创作手记:
我向来崇尚魏晋书法的超逸自然和恬淡萧散之气。故习书之初,即深耕二王的各种法帖,精研其中的笔法、结体、章法、节奏和韵律。略有所悟后,兼融苏东坡的丰腴宽博与刚健,继以张旭和怀素的狂草,在二王庄静平和的基础上体会奔放豪迈的意境,后浸淫于颜真卿,摹追其遒劲高古之风及篆籀之气。如斯反复,与书为乐,不期然间已逾四十余载。
清刘熙载曰“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与古为徒日久,渐知以真性情来书写自我才是书法真谛所在。于是近十几年我一直在求索如何变古而开今,如何让书法成为自己无声的语言。第二届小品展截稿前半月我开始备稿,确定好文本和形式后,选用了书柜里存放了十几年的老纸,素雅简洁的浅仿古色很符合我当前的心境和状态。沉浮商海多年,胸襟自是开阔,处世也已豁达,是以我欲将这种情怀通过笔墨来表达。取法于二王,杂糅颜真卿的雄奇和浑厚,融入苏东坡的稳健与豪纵,又兼以怀素的圆转回旋,同时加大结体的开合与敧侧,通过墨色、节奏让磅礴之气贯穿其中,直抒胸中块垒,一蹴而就,虽未尽胸臆,亦很是恣意。
此次入展亦是意料之外,适第七届兰亭雅集42人展与二届小品展先后截稿,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前者,未料竟双双入展,且是侥幸。古人云:“书非小道,本以助人伦,穷物理”,依稀记得数十年前首次投展未入时的不甘与失落,反观如今得之欣然、失之无憾的平和与泰然,有感于书法的“致中和”,养怡之道,诚不欺也!
作品细节
01
02
03
04
点亮“在看”和“赞”,让更多人看到
- end -
黄毫金(愙斋)
80后,出生广东雷州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
广东省舞台美术研究会会员
湛江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雷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理事
《书法雷州》编委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