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道小品》(一五九):恶僧
更新时间:2025-07-09 23:06 浏览量:1
有个乡民在其亲戚处借了三两银子,以完官税。由于这一天官府事多,暂缓交纳,乡民就暂且将银子带回,准备还给亲戚,他偶然将这件事跟路上的熟人讲过。
这时天色渐晚,忽然看见一个挑着包袱的云游和尚跟在后面,乡民猜想这和尚可能知道自己带有银子,但还没有十分的怀疑。走出城一里多路,同行的人往别处走了,回头看那和尚仍在后面,心里逐渐害怕起来。又走了一里路左右,只见天上新月闪出淡淡的光来,回头却不见了和尚,仔细一看,原来他正在一个井亭中脱衣服。
乡民怕极了,前面有一座石桥,他急忙跑到桥下藏了起来。偷偷看去,只见那和尚手持铁箍棒,疾速地跑上桥来,左右搜寻,大声喝问:“跑哪儿去了?”接着下桥朝前急追。乡民悄悄地从桥下上来,往回跑,来到井亭,见和尚包裹衣服堆成一团,他想和尚已走远,就匆忙将这些东西收起背走,从另一条路直达阊门,寻了一家饭店住了下来,并买了一大壶酒压惊睡去。
天快亮时,听到街上有念佛声说:“夜里被人打劫,乞求施主布施僧衣遮身。”乡民从窗缝偷偷看去,见一个裸体的人,就是他遇见的那个和尚。打开和尚的包袱,里面约有白银二十两。乡民等那和尚走后,就带着包袱,偷偷溜回了家。
【原文】
有乡民于所亲借银三两完官,适是日官冗,免比限,民姑以银归,将还所亲。偶为同行相识者述之。时天已暮矣,忽见有挑包客僧随其后,意彼已窃闻,然犹未甚疑也。
既出城里许,同行者别去,顾僧犹在后,心稍惧。复里许,新月惨淡,回首失僧,详视,乃在井亭中解衣。
民惧甚,前有石桥,急诣桥下自匿。微窥之,见僧裸体持铁箍棒,疾驰上桥,左右视,大声曰:“何处去了?”复下桥前驰。
民潜出退走,至井亭,见僧包裹衣服作一堆,度僧去远,急束缚负之而趋,从他道直走阊门,就饭店宿,取酒痛饮而卧。
黎明,闻街前念佛声云:“夜来被劫,乞布施僧衣遮体。”窗隙窥之,见裸体者,即所遇僧也。解其包,有白金二十两许。民伺僧去,潜携归焉。
选自(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注释】
1.完官:交纳官税。
2.官冗:官事繁杂。
3.比限:追缴期限。
4.白金:银子。
【简评】
如此恶僧,竟也有赤身露体向人求衣遮体的报应。
未完待续……
本系列是从浩繁的文献中精心选编出来的宗教小品故事。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